一家无锡文化公司崛起: 硬核制造城市里孕育出不一样的“软实力”
- 2025-07-15 07:53:00
- 498
2012年,某汽车厂商发起了一场全国汽车拉花设计大赛,在上万份征集方案里,有6个设计方案脱颖而出,并将应用于品牌的一款纪念车型。
不久后,在印刷拉花的供应商竞标会上,3M、惠普等国际印刷企业悉数到场。座位末席,是一家名不见经传的无锡高新区企业——天创佳成,创始人田成是个80后。
巨人环伺之下,这家小微企业显得毫不起眼。
投标报价环节,各个企业方案陆续揭晓,国际企业的单套报价普遍都在3000元到4000元左右。
而当评委们翻到天创佳成的方案时,众人愣住了:780元,这是一个不可思议的低价。
几位汽车厂商的部门主管把田成叫进了会议室,“你公司的报价是780元?”
“是的。”
“你看了我们的招标要求了吗?我们要求质保至少两年不变色不开裂……”
“我看了,我们公司的产品能质保8年。”
主管们傻眼了。片刻迟疑后,一位主管又质问道,
“大厂的供货周期是45天到两个月,你们呢?”
田成缓缓伸出一根手指,“一个礼拜,我们只要一个礼拜。”
最终,天创佳成击败了众多国际巨头,拿下了这笔宝贵的订单,并且保质保量地完成了供货。
中标后,田成还向主管们透露了一件事,其实这次获选的6款设计方案,有5款都是来自他们公司。
一句话,又把主管们彻底惊呆了,
这家无锡的天创佳成,到底是什么来头?
01.
跨界思维
很难想象,在获得这笔汽车拉花生产订单之前,天创佳成的主要业务还是为无锡的两轮电动车企业做拉花设计和印刷生产。
2003年,田成大学毕业后,加入了无锡新日电动车的企划部。2年过后,升任企划部主管的他决心创业,便辞职成立了独立工作室“天创佳成设计工作室”,专门为两轮电动车企业提供拉花和改装设计,后来还拓展出了生产业务,为企业提供完整的配套方案。
由于设计新颖、专业性强,工作室很快在无锡当地打开了市场,短短三年时间,天创佳成已经成为这一细分领域排名前三的企业。
2008年,随着电动车拉花设计的市场逐渐饱和、竞争愈发激烈,企业利润开始下滑,为此,田成决心开拓新的业务领域。
在公司内部,他提议要尝试做汽车的拉花设计,结果被大家一致否决。
几乎所有员工都觉得,汽车拉花市场太小、不切实际,有员工直白地说:“田总,您到马路上去看看,一百辆车里有多少辆贴过拉花的?”
最后,田成力排众议,组建起一支5人的设计团队,专门投入面向汽车的拉花设计。
田成鼓励这支队伍,没关系,随意发挥,就“假装在给奔驰、宝马这样的大品牌做设计”。设计师们也颇受鼓舞,开始天马行空地自由创作。
只不过现实总是残酷的。
从2008年到2010年,两年的时间,天创佳成没有接到任何有关汽车拉花的订单,“连一个客户都找不到”。
公司角落里,上千份汽车拉花设计方案堆积如山,无论田成如何安慰,设计师们的热情还是逐渐被消磨殆尽,团队一度陷入迷茫。
转机来自于互联网。
2010年左右,百度、阿里巴巴等网络平台开始兴起,许多设计公司都在网站上开设店铺和投放广告,天创佳成也顺势在阿里巴巴上尝试拓展业务,但始终无人问津。
田成认真地研究了一番,他发现,在阿里巴巴平台上有成千上万家拉花设计公司,搜索条目“几乎翻不到头”,所有公司的产品价格区间都在300元到500元左右,差异化很小,哪怕花钱投入竞价排名也收效甚微。
于是,他做了一个“反常”的决定,让大家在每款产品价格后面加个零,把产品设置到5000元左右的高价。
田成认为,对于客户而言,面对网上这么多家设计公司,一样会摸不着头脑,没有头绪,如果把产品设置为最高价,便能在价格降序时排在最前列,并且很可能会引起客户的好奇。
很快,仅仅几天后,天创佳成就迎来了第一位客户的垂询。对方上来就问,“我们在网站上看到了你们的公司,为什么你们的价格这么贵?”
此时,那一堆沉寂了许久的设计方案终于派上了用场,田成立即向对方展示了几套设计方案,并解释道,“首先当然是因为我们的设计水平足够优秀,其次,网站上是单套定制化的价格,如果大批量生产,也能做到和市场上同样的低价。”
在看过天创佳成的方案后,对方表示认可,并回复:“我们是一家汽车厂商,正好在举办一场全国性的拉花设计大赛,你们可以参加试试。”
随即给了田成一个报名网址。
于是后来,便有了开头的那一幕:
天创佳成不仅有5款设计方案脱颖而出,还顺利拿下了拉花印刷的生产订单。
在田成看来,这样的结果并不太意外。
因为经过整整两年多的沉淀和积累,公司团队对汽车拉花设计可以说是了然于胸、信手拈来,而在拉花印刷生产上,天创佳成本身就有成熟的生产线。
“国内懂汽车拉花设计的公司有很多,会生产拉花的工厂也很多,但既懂设计还能生产的企业其实并不多。”
那么,天创佳成凭什么能打败传统的国际印刷企业?
田成提到一个关键词,叫“跨界思维”。
印刷一款汽车拉花,国际印刷巨头的传统做法一般是利用自身先进的大型写真机,用喷墨打印的方式把一张张拉花打印出来,一小时只能完成大概几平方米的印刷产品。
但是,天创佳成却转变了思路,采用的是丝网印刷的特种工艺,不仅价格更低廉、生产速度快上数十倍,印刷质量也有保障。
这是一种技术跨界的“降维打击”。
“客户的核心需求是什么?是拉花印刷最终的呈现效果,因此,在满足各项试验标准和质量要求的基础上,我们不是循规蹈矩,而是要用跨界的思维方式,想办法去做更多的创新。”
这种跨界和创新的精神,不仅贯穿了田成近二十年的创业历程,也融入到了天创佳成的企业基因之中。
02.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一笔汽车拉花的生产订单,虽然让天创佳成赚到了汽车市场的第一桶金,但并没有完全解决公司当时面临的实际问题:
除了难得的汽车拉花设计大赛,市场上对汽车拉花的设计需求的确不多。
新的订单从哪里来?
好在有了一次汽车拉花的实际设计和生产经验,天创佳成也算是顺利跨入了“汽车圈”,摸到了行业的门槛。
与汽车品牌的项目合作过后,汽车厂商主管将田成和天创佳成介绍给了公司的高层领导,双方约定了一次会面。
会议上,高层领导开门见山地问,“无锡天创佳成?你们主要是做什么业务的?”
“我们什么都能做。”田成的回答让人出乎意料,领导一下子被气笑了,
“什么都能做?你们汽车能造吗?”
“只要领导给机会。”
为什么田成要这么回答?
背后其实是一种无奈和顾虑:
如果回答公司的业务是做拉花设计,那么天创佳成留给领导的印象很可能就只是一家汽车拉花设计公司,不仅业务量极少,发挥空间也相当有限。
幸运的是,会议期间,领导还是被天创佳成的设计想法和方案打动了,记住了这家“什么都能做”的设计公司。
不久,天创佳成收到了来自汽车厂商的问询:“汽车内饰件设计你们能做吗?”
田成斩钉截铁地回答,“能做!只要是设计类的都能做!”
从二维平面的拉花到三维立体的汽车内饰件,增加的不止是一个维度,而是材质、工艺、结构等多方面的考量。
这同样是一次史无前例的“跨界”,但田成只觉得兴奋,并不想退缩。
接触内饰件设计业务后,天创佳成在摸索中快速成长,不断升级队伍,组建并磨砺出了一支专业的工业设计团队。公司的主营业务也逐渐“跨界”到了汽车内外饰件设计和造型改装的赛道上来。
到了2015年,天创佳成迎来了一次难得的机遇:
日本三菱汽车在一本汽车杂志上看到了天创佳成的设计方案,邀约田成商谈合作。
为了把握住机会,在介绍环节,田成几乎拿出了公司所有“压箱底”的设计案例和产品,借助翻译,滔滔不绝地汇报了半个小时。
过程中,负责三菱汽车设计业务的日本科长一直沉默不语,直到汇报结束才开口询问道,“你们是中国的公司,还是合资的公司?”
田成愣住了,“我们是一家中国公司。”
“我来中国工作十几年,还没有遇到过你们这样的公司。”日本科长表示,“你们的作品很好,中国的设计公司很多,生产的企业也很多,但是能够有这么好的创新想法和设计理念的公司,非常少。”
的确,10年前的中国汽车制造仍处于追赶阶段。面对高高在上的海外汽车品牌,大部分中国企业只能承接汽车的零部件配套和整车生产,在创新设计上几乎没有任何话语权。
“必须要做出一些改变。”
天创佳成接到的第一个日本三菱的项目,是汽车内饰中的一款门扶手设计。
由于部件本身是塑料材质,质感不佳,天创佳成给出的设计方案,是一款类似刀锋型的碳纤维覆盖件,能够实现扶手的全包裹,在视觉上更加流畅美观。
结果项目汇报时,日本代表们全都笑了,“你们难道当我们蠢吗?”
原来,类似的扶手覆盖件一般采用胶水来粘贴,在日本车企看来,天创佳成方案提出的刀锋型设计,在汽车碰撞时有可能因为覆盖件的脱落而扎伤人体,存在明显的安全隐患。
而与天创佳成一同参与评审的日本供应商,则是“保守得多”的设计。
项目会上,天创佳成的项目被紧急叫停,三菱车企明显更倾向于采用日本供应商的设计。
“如果要证明天创佳成设计的覆盖件不会脱落,那么就需要进行严格的碰撞测试,并且即使一辆车碰撞不脱落,也不能代表10万、100万辆车碰撞都不会脱落。”
这简直就是近乎绝境的死局。
田成不愿意放弃,他向日本三菱要了一套扶手样件带回公司研究。
整整几天的时间,田成和团队把整个扶手的零部件拆开来仔细琢磨。在一堆结构零件里,他们发现了一颗用于固定扶手与门板的螺丝。
“如果把螺丝做长,再修改一下覆盖件的结构,让覆盖件能够通过螺丝和扶手和门板牢牢锁在一起,这样不就不会脱落了吗?”
田成把这套方案再次带到日本代表面前,对方表示疑惑,“上次不是说过了吗?这个设计方案存在脱落的风险。”
田成把更换长螺丝和修改覆盖件结构从而加固的提议告诉了他,但对方仍不松口。
“那你怎么来证明,换了螺丝之后覆盖件一定不会脱落?”
“很简单,只要你能证明原厂设计的这根螺丝不会松动,我就能保证这个覆盖件掉不下来。”
从自证到反证,这是一种思路清奇的逻辑转换。
作为一向以严谨著称的日本车企,对自身供应链的零部件质量当然有足够的信心,而田成则用一根螺丝,把自己的设计思路和车企的质量保证捆绑在了一起。
解决了安全隐患,刀锋型的覆盖件设计确实更加美观。顺理成章的,天创佳成也拿下了这个项目,实现了一次突破。
以这个合作为契机,天创佳成一跃成为三菱在汽车内外饰造型改装的Tier 1供应商,这在当年极为罕见。
毕竟10年前,很少有海外汽车品牌愿意让中国企业参与到自身汽车的设计层面。
也因此,天创佳成在行业内彻底打出了名号,与多个国际汽车品牌达成合作,进入高速发展时期。
03.
看向更远的地方
到了2019年,天创佳成已经是无锡高新区一家年产值过亿,纳税额超千万元的文化创意公司。对于一家员工仅有三十余人的小微型企业来说,已经是相当不错的成绩。
但田成没有陷入小富即安的“桎梏”中,反而始终有种“看得更远的顾虑”:
一方面,设计行业的门槛并不算高,没有明显的“技术护城河”,公司目前所处的产业链生态位,仍有被取代的风险;
另一方面,以比亚迪为首的国产新能源汽车已经逐渐起势,传统业务必然会出现瓶颈。
所谓危机,有危险,也有机遇。
田成坚信,只有让文化设计拥抱科技和智能,才是企业未来行稳致远的发展方向。
他判断,中国汽车保有量已经达到较高水平,随着国产新能源汽车的崛起,未来还会进一步地攀升,届时,汽车户外将成为一个热门领域,其中,面向中高端的消费者的“悦己消费”将会成为主流。
田成决定再一次“跨界”,以智能科技进军全球汽车户外市场。
随后,天创佳成成立汽车智能户外品牌MOCPACK,从0到1进行创新研发,历时6年,平均每年的研发费用上千万。
对于一家主业为汽车内外饰设计的企业而言,每年千万级的研发投入,并且一上来就做To C(面向消费者)的汽车户外品牌,无疑又是一次史无前例的挑战,从设计、制造到渠道、营销,都需要不断地摸索和学习,项目推进相当艰难。
产品稿推翻了无数次,成千上万种方案被田成一票否决。
他告诫团队,不要受传统汽车户外品牌的概念和规则束缚,而是要从0到1,重新研究用户需求、产品材质和结构。
“要突破行业天花板,做出颠覆式的创新。”
就拿车顶行李箱来说,市面上绝大多数产品的设计思路都来自于一些国际传统品牌,外观上通常就是一个塑料材质的外壳,安装时需要预先在车顶上布置横杆,开启和关闭用的还是传统的钥匙。传统产品之间比拼的,只是容量大小、风阻系数、外观设计等等。
天创佳成团队做了详细的用户调研,发现90%以上的用户,在车顶行李箱中都不会放置过多的东西,一般只是少量的户外用品或滑雪板,有些甚至长期都是空置状态,出于对车顶重量安全的考虑,大部分的行李还是放在车后备箱以及后排。
归根结底,这是一个“颜值比实用更重要”的品类。
于是,天创佳成团队不再纠结于容量的大小,而是将车顶行李箱的厚度压缩至20厘米,比传统箱体减少15厘米以上,做到极致的薄。
同时,在外观设计上采用充满未来科技感的星舰造型,还带有RGB氛围灯光,出色的颜值让人眼前一亮。
不仅如此,针对产品长期以来的一些使用痛点,天创佳成团队巧妙地利用智能化逐一击破:公司全球首创的多连杆机械卡脚,不仅免去了加装横杆,还能实现灵活升降,方便进入地库等限高场景;支持电动开合和APP远程控制,使用更加便利;拓展平台可安装无人机起降模块,用于户外航拍;配备智能水箱,满足户外用水需求……
各大汽车展会上,天创佳成的CRAFT 01一经亮相就吸引了众多国内外品牌商的围观,对产品的创新设计和功能赞叹不已。
而在车顶行李箱之外,天创佳成还推出了车顶固定平台、后备箱储物系统等一系列智能产品,不止是局限于汽车户外,而是要打造一个完整的“汽车户外智能生态”概念。
“要想在传统行业做出颠覆式的创新,就要跳脱出思维惯性,做别人不敢做的事情。”田成说,“无论成功与否,至少我们中国人在这一领域做出了全新的标准。”
细数天创佳成发展过程中的几次赛道转变,从拉花设计到内外装饰的造型改装,再到如今的汽车户外智能生态,跨界和创新始终是企业的内核。
这种硬核的气质,也与其身处的无锡高新区不谋而合。
在过去的固有印象里,无锡高新区主要集中集成电路、生物医药、物联网等高端科技产业,集聚着大量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但实际上,这里同样是无锡的一块“文化创新高地”:
无锡高新区文化产业纳入全区“6+2+X”现代产业集群和“5+2+N”未来产业布局,通过创新引领,数字文化装备制造、互联网广告、数字新媒体、网络视听、电子竞技、文化旅游等六大领域齐头并进。
去年,高新区118家规上文化企业预计实现营收超800亿元,占据无锡总量的“半壁江山”。
文化与科技,在此激荡出非凡的旋律。
三年前,田成当选无锡高新区政协委员,他表示,未来将积极推动传统文化创新和数字赋能相互融合,打造物联网时代下的文化产业,让大数据更好地服务大众群体,为高新区文化产业长足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以跨界和创新为帆,立足于无锡的天创佳成,终将完成“跨向”全球的梦想。
- 上一篇:网红咖啡店老板厕所偷拍长达年
- 下一篇:三个动作强肾固发